庞统怎么死的(庞统是死在在落凤坡吗?历史上庞统是怎么死的?)

四川小唐

庞统是死在落凤坡吗?历史上庞统是怎么死的?!三国时期庞统被称为“凤雏”,但在《三国演义》中,他恰好死在落凤坡,这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巧合的情节,流传多年。今天,许多人对此深信不疑。但毕竟只是小说,很多事件的真实性并不高。那么,在官方记录中,凤雏庞统是怎么死的,又是在哪里死的呢?冯坡的说法是真的还是后人杜撰的?

庞统是死在在落凤坡吗?历史上庞统是怎么死的?

淅川白马关前的落凤坡,蕴含着悲壮的传奇。事实上,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凤雏先生并没有死在这里。

现在位于四川德阳北部的白马关,是一个山青水秀,树木葱郁的地方,形势险要。自古以来就是从川北进入成都平原的咽喉。在关白东面的白马山上,成千上万的松柏郁郁葱葱,远看就像一座傣族的城堡,非常壮观。在这座古老的柏林,有一座全石结构的古庙。这是刘备的另一个智囊,庞统的后宫,人称“凤雏”。寺院内有两棵巨型古柏,相传为张飞所植。古柏市中心的奇峰寺前,石柱上镌刻着一副对联:真正的儒家不是以文章出名,而是君子要裹着马皮。

对联生动贴切地表现了庞统的志向和生活经历。庙的正殿后是庞统的墓。墓侧有两个马亭,一亭塑一匹白马,名白马亭;亭的一侧有一匹胭脂马,名曰胭脂亭。站在墓前,不禁想起《三国演义》里写的庞统中腹而亡的故事。

庞统是死在在落凤坡吗?历史上庞统是怎么死的?

《演义》第六十三章,刘备和庞统从府城行军到雒城,刘备走的是山北套鸡,庞统走的是山南小路。临行前,庞统的马突然没了前蹄,将他下马。我怕刘备的这匹劣马误了军师的性命,就把自己熟悉的白马换成了庞统。庞统率军沿山路而行,忽见山谷收窄,形势险要,便勒住马,问部下。当他得知这个地方叫“落凤坡”时,不禁大惊:“我叫凤味,这个地方叫落凤坡,对我不好...忙下令撤退。就在这时,只听得前方山坡上一声枪响,箭如飞蝗,我只看了一眼骑在白马上的庞统。原来蜀将张任早已埋伏在山南路上。他看到刘备军中有一个骑白马的将军,误以为是刘备,就命令弓箭手瞄准这个人。可怜的庞统,空满腹韬略,却被乱箭射死,年仅三十六岁。

小说中写的是庞统战死的罗峰坡,就在庞统祖坟以北三里处。走在祖坟旁的古驿道上,只需片刻。这是一个略窄的山谷,西边山坡上有茂密的森林。坡前有一块石碑,上面用三个大字写着“落凤坡”,碑上刻着“汉军分区中郎将庞士元之箭”。

庞统是死在在落凤坡吗?历史上庞统是怎么死的?

历史上的庞统真的是在这个不算太陡的山坡前被杀的吗?不是的,据《三国志·庞统传》记载,庞统死于设防城郅县(今四川广汉北)。建安十八年(213),刘备大军入魏徵郡,刘璋之子刘询领兵自卫,久攻不下。一次,庞统领兵攻城,不幸被流箭射中身亡。他只有36岁。直到次年夏天,洛城才被攻克。

袁志年间出版的《平话》在描述庞统之死时,仍采用“三国志”的说法,使他在雒城被箭射死。

“卧龙,凤雏,两个人得一个,就能和平相处。”水镜先生的名言“司马曹德”把庞统的名声比诸葛孔明提高了一步。历史上的庞统虽然号称“南州人之冠”,但在帮助刘备征服天下方面并没有建树。为了使自己的“所作所为”与名声大致相符,罗曼司编造了一个“庞统的贡献”的情节,让庞统深入曹操的阵营,向曹操献上“连环计”,劝其将战船连锁在一起,为孔明和周瑜设计的火攻扫除了最后的障碍。这样,龙符和冯轲这对双星就成了赤壁之战的关键人物,为水镜先生的名言做了注脚。

庞统是死在在落凤坡吗?历史上庞统是怎么死的?

历史上庞统被杀在四城脚下,难免缺少感人的感情和悲壮的气氛,显得平淡无奇。于是《演义》的作者虚构了一个“落凤坡”的传奇情节,为庞统之死增添了一层神秘、悲壮的色彩,从而给读者留下了凤雏先生的深刻印象。

庞统死后,刘备后悔莫及,追赠关内侯,封为蜀侯。庞统的遗体葬在鹿头关前,鹿头关是川北到成都平原的咽喉之地,建有神龛供祭祀。一千多年来,庞统墓几经破败,香火从未间断。《三国演义》问世后,人们有感于庞统骑白马而死的故事,将路透山改为白马山,葫芦头关改为白马关,并将墓北的一个山沟命名为“环马沟”。

庞统是死在在落凤坡吗?历史上庞统是怎么死的?

至于落凤坡这个地名,显然是后人附加了浪漫。既然凤雏先生葬在白马山,他被杀的地方一定离这里不远。正是在这样的想法下,离庞统祖坟不远的山谷被命名为“罗峰坡”。于是,一个真假难辨的景点展现在今天的游客面前。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赵一荻,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800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