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生活习惯(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朴恩女:建立“三学六同”机制,打造“和而不同”的家文化)

四川小唐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金珊 济南报道

12月6日,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召开“花开齐鲁石榴红 团结奋进新征程”记者见面会,邀请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5位基层模范代表,围绕“花开齐鲁石榴红、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与大家交流。

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朴恩女:建立“三学六同”机制,打造“和而不同”的家文化

5位基层模范代表分别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山东省担当作为好书记,济宁市高新区后岗村党支部书记张明武;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威海市爱心拉面的发起者、倡导者马志华;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淄博市临淄区金岭回族镇党委书记王利民;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威海瑞翔电子装配有限公司总经理朴恩女;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东营市海河小学校长方月森。

朝鲜族人朴恩女是威海瑞翔电子装配有限公司总经理,2011年创办了威海瑞翔电子装配有限公司,多年来,公司主动承接少数民族群众转移就业,为少数民族青年提供工作机会,让他们实现了“一人务工,全家脱贫”的愿望。不仅公司被评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朴恩女也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2018年底,朴恩女偶然在新闻上了解到少数民族地区有许多青年急需就业,于是她主动联系新疆喀什地区麦盖提县人社局,帮助当地青年跨越4000公里,从西部边陲叶尔羌河畔来到东部黄海滨城。“目前,瑞翔电子有新疆籍员工102人,是威海市新疆籍员工人数最多企业。在管理企业的过程中,我探索把规范管理与文化引领相结合、严格要求与温情相待结合、民族团结进步与实现经济发展结合,以平等、共享、发展、和谐、成长为工作理念,建立‘三学六同’机制,着力打造‘和而不同’的家文化、互利共赢的共同体、亲如一家的民族情。” 朴恩女表示,到瑞翔电子务工的新疆籍员工,年龄在19岁到25岁之间,大多数人文化程度和汉语水平不高,不能跟汉族同事顺畅交流,法律知识懂的也少。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企业组织员工开展了笃学爱国、善学文化、乐学规矩“三学”行动,教育员工爱国、向善、守规矩。

举行国旗宣誓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播放爱国影片,帮助员工增强国家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树牢爱国主义思想。开办国语课堂,组织新疆员工学习汉语,从最基础的拼音和日常用语开始,一个字母一个字母、一句话一句话地学,有了语言基础后,再学习《论语》《弟子规》等传统文化,让各族员工在思想层面融为一家。还带领员工学习规章制度,帮助他们懂得人生规则,邀请经区治安大队和派出所民警定期宣讲法律法规,引导大家自觉遵纪守守法。“现在,我们企业随便找个新疆籍员工,基本上都可以用汉语交流,有不少人还能写一手漂亮的汉字。” 朴恩女表示。

新疆籍员工来威之初,他们心里有过很多顾虑:人生地不熟自己会不会受欺负?陌生的生活环境能不能适应……如何尽快消除这种心理,让各族员工成为“相亲相爱一家人”,朴恩女心里刚开始也没底,但是很快,就坚定了信心,既然来到瑞翔,就是一家人,作为企业负责人就必须为他们负责。于是,朴恩女结合公司管理,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难关一个难关克服,摸索出了“六同”机制,就是同工同酬、同吃同住、同心同德,明确向新疆籍员工表明,他们享有和汉族员工同等待遇。

“所有员工工作环境是一样的,工资标准也是一样的,还面向新疆员工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提升岗位技能,即便以后这些员工离开了瑞翔,也有了安身立命的本领。在就餐时并没有分设区域,而是大家在一起共同就餐,消除彼此的陌生感,拉近各族员工之间的距离,同时,充分理解、尊重、照顾少数民族饮食习惯,专门联系了一家清真牛羊肉的供应点提供食材。住宿上,各民族员工可以自由选择组合宿舍,每个房间都配备了暖气、吊扇和太阳能热水器等,让新疆员工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朴恩女说,我们组织员工到刘公岛等地接受红色教育,增强感党恩、跟党走的意识;组织员工到外出游览参观,加强团结协作、增进情感交流;在重大节日,组织各族员工同台表演,营造民族团结相亲相爱的浓厚氛围。现在,新疆籍员工经常会把自己在威海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讲给远在新疆的家里人听,之前他们的种种顾虑也轻而易举就化解了,他们在威海生活的愉快、工作的顺利,真正把威海当成了第二故乡,把瑞翔电子当成了“家”,把我和汉族同事们当成了一家人。

责编:郭 凯

审核:张瑞祯

本文来自【海报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77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