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帮项羽赶走了亚父范增!

浮光掠影知识网SEO专员

  前204年初,项羽兵团不断破坏汉军从黄河渡口到荥阳大营的补给线,汉军逐渐缺粮。刘邦被围困在荥阳,烦闷无比,派人向项羽求和,表示愿意割让荥阳以西地区。项羽觉得这个条件也还不错,就打算接受。亚父范增说,目前汉军缺粮,士气低落,正是剿灭的良机,如果现在放他们一马,大王你以后肯定会后悔的!项羽采纳,于是拒绝刘邦求和,率大军包围荥阳。

  刘邦愈加烦躁,对陈平说,天下纷乱,什么时候才能安定呢?

陈平帮项羽赶走了亚父范增!

  【一步三计的陈平】

  项羽那个王八蛋怎么这么能打?现在又包围了我们,照这么下去,老子迟早要被他做掉,陈平,你说,怎么办?

  衣赐履说:太史公厚道,让刘邦一张嘴就心系天下,关注民生,呵呵。其实,我猜高祖的原话应该是:

  陈平说,项羽这个人,对人谦恭有礼,爱护部属,清廉有节操,崇尚礼仪的士人愿意归附他。但他有致命伤,就是太小家子气了。将士们跟着他出生入死图个什么?不就图个荣华富贵、升官发财嘛。可是一到论功行赏、授爵封邑时,项羽就肉痛得不得了,因此,好多人都不想跟着他干了。而老大你恰恰相反,你待人傲慢无礼,清廉节操的士人不愿归附;但是你能够舍得给人爵位、食邑,所以各色人等都愿意跟着你干。如果你和项羽谁能克服自己的短处,发挥对方的长处,那么只要招一招手,天下就能安定了。以我陋见,你们谁也改不掉毛病,老大你爱随意侮辱人,这个改不掉,所以不能罗致到清廉节操的士人。但项羽的毛病他也改不掉,这就是他的软肋,我们从这里下手来收拾他。

  刘邦来了精神,说,怎么下手?

  陈平说,项羽手下,不过就是亚父范增、钟离昧、龙且(读如居)、周殷那么几个人。老大你只要舍得拿出几万斤黄金,摆他一道反间计,让楚国君臣互相怀疑,项羽为人猜忌多疑,听信谗言,他们内部定会互相残杀。到那时,干掉他们还不是分分钟的事?

  刘邦大喜,立即拨给陈平黄金四万斤,任他使用,不再过问。

  【四万斤啊,呵呵】

  衣赐履说:四万斤黄金,交给陈平就不管了,所谓用人不疑,可不是说起来那么简单的,刘邦的确大气。韩信和陈平都说项羽小家子气,拿着印把子磨秃了都舍不得赏赐给人,没有打天下的格局。陈平列出的这四个人,都是项羽的股肱之臣,命运各不相同,特别是最不出名的周殷,后来在项羽背后捅了一刀,项羽自己难辞其咎。

  陈平玩儿阴招用损计的确有一套,立即以黄金开道,在楚军中搞各种离间活动,扬言钟离昧等人作为项王的将领,功劳很多,但始终不能划地封王,他们打算跟刘邦联合起来,干掉项羽,瓜分楚国的土地,各自为王。项羽果然猜疑起来,不再信任钟离昧等人。

  【太牢,至少是这个排场】

  四月,项羽派遣使者到汉军那里打探。陈平以太牢的标准举行酒宴,烹制最丰富、最昂贵的酒席,甚至上了一只全牛,用最尊敬的礼节,向楚使呈献。楚国使节正惊喜于这种待遇,口水咽得山响,抄起筷子准备大吃一顿时,陈平突然像是大吃一惊,懊恼说,我靠!我还以为是亚父范增派来的人,原来是大王(项羽)的人!说罢,指使手下把酒席原封抬出去,更换一桌粗茶淡饭。楚使被如此羞辱一翻,浑身冒火,回到楚军大营,把这些情况禀告给项羽。项羽对范增十分不爽。

  【七十多岁的老人家,好无奈啊】

  范增敦促项羽要快速攻下荥阳,项羽就是不听。范增听说项羽开始怀疑自己,仰天长叹,说,天下已成定局,大王你自己干吧,请让我告老还乡!项羽竟然没有挽留,说,亚父请便!

  范增独自返乡,还没到达彭城,忧愤之下,背上毒疮发作而死。

  衣赐履说:楚使回报之后,太史公记录项羽的反应是“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我倒不这么认为,范增想灭掉刘邦的决心,甚至比项羽还要强烈,这一点项羽心知肚明。我们且不论鸿门宴上范增要杀刘邦的情节是真是假(详见拙文《历史上究竟有没有鸿门宴?》),单说近期范增的表现:刘邦求和,项羽想接受,是被范增给拦住了,然后大军包围荥阳;围住之后,项羽并没急着攻城,又是范增不断催促攻下荥阳。这是要把刘邦往死里整的节奏啊!怎么可能是范增和刘邦“有私”呢!

  任性

  那项羽为什么对范增不爽?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项羽很!陈平用太牢的标准接待范增的使者,用粗茶淡饭接待我西楚霸王的使者,明摆着看不起我嘛!我管他范增和刘邦有没有勾结,我就是不爽!我看见这老头儿就来气!另外,我们从史料记载上来看,项羽一惯说了算,很少有人反对他,而范增这老头儿太讨厌,时不时跳出来唱个对台戏,让项羽下不来台。项羽当然知道范增的忠心,不过呢,我早就看你不顺眼了,正好借这个机会让你走人。于是,不管范增提出告老还乡是不是以退为进,项羽借坡下驴,真的让他退休啦!老头儿越想越气,没回到彭城就怀恨而死了。

陈平帮项羽赶走了亚父范增!

  另,陈平为刘邦六出奇计,此为第一计,其他五计,我们读到了之后一一讲述。我们回头看一下,刘邦的手下,除了沛县嫡系之外,最牛的就要算韩信、陈平和张良了。然而,韩信、陈平都是先跟项羽,不受待见,才投奔刘邦的,至于张良,几乎是项羽逼着他全心全意辅佐刘邦的(详见拙文《西楚霸王封天下,于是天下乱套了》)。而死心塌地跟着项羽的范增,则因一顿“太牢”就结束了关系。项羽的识人用人与刘邦相比,真是天差地别啊。这究竟是天要亡项羽,还是他自作孽不可活?

文章版权声明:所有来源标注为浮光掠影知识网(fgly.cn)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只需要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http://fgly.cn/archives/32976.html)即可。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45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