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三国之赤壁之战

浮光掠影知识网SEO专员

  赤壁之战是【三国演义】一书的重头戏。是该书之曹孙刘三家军队集中交战的最大的一次。充分演绎了曹军的大败,吴军的大胜,和诸葛亮的全胜。曹操号称八十万【实则二十万】的水陆两军,被孙刘两家的五万人设计击溃,是少有的以少胜多的成功战例。书中的这场战争充分展示了诸葛亮的战争谋略,和战术才能。以及很少被归纳的心理战成就。但其实历史上真正的赤壁之战没有这样的富有戏剧性。

  据【三国志】一书和一些当时其它史料记载。是这样的一个过程;本来刘备是依附于曹操做手下的一个虚职豫州牧。在这前后已经跟过五六个人,终不成气候。这时的刘备已经快五十岁了,除了到处吹嘘自己是高干子弟之外,少有的一些军队形不成势力,又没有自己的地盘。赶上个机会和皇帝攀了一回亲,没想到这皇上是个孱头,实则是被曹操挟制。之后,刘备卷入了衣带诏事件。不经意间反成了曹操的反叛,只能仓皇出逃,独立成军,投靠他人。几年后在新野遇到徐庶,像是见到了太阳,没想到徐庶说:兄弟你太抬举我了,我不行:一则母亲被曹操所囚要挟我,我不能出山,二则我可以给你介绍两个当世高人,其才能远高于我。其中之一的诸葛亮,文韬武略非常人可比。若是您能请到他,那你可就鸟枪换炮了。于是刘备就多方打听,寻踪觅源。几次上门都不得其所。说起诸葛亮呢,时值天下大乱,他靠着几亩薄田为生,号称躬耕南阳。闲来博览群书,见天下风云变幻,群雄四起,也希望能有个机会一展宏图。既能建功立业,又好兼济天下。但就世上这一个个豪强,总寻不出个合适的主家。北方的曹操背着个篡位的骂名,手下能人又多,不能帮。孙权的东吴偏安一隅,但周瑜占着人和的先机,似乎也不会容他有插手施展的机会。这时突然冒出一个刘备。号称汉太祖高皇帝刘皇家苗裔,根红苗正,正在走投无路,倒是一个可造之材。恰好展示我诸葛亮的手段。所谓【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又逢刘备为表诚心请他,而三顾茅庐。其实诸葛亮早已知晓,为考验刘备诚心,也为空出时间为刘备做一全面谋划即写一份纲领性文件【隆中对】,有意拖延见面。从暑天开始到踏雪寻访,直至来年春天才见到真人。这时面子做足了,又拿出【隆中对】展示了对军政两方面的全面考量,说的刘备是心服口服。把诸葛亮当成了真正的主心骨,战略家。同行的关张尽管对这个小白脸心里一百个不服,但大哥的话,还是要听的。诸葛亮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遂思忖谋划着怎么收服他俩。针对关羽的傲慢,于是就有了华容道捉放曹,让关羽颜面扫地。对张飞则采取小节不计较,还关怀备至。而张飞尽管是个粗人,但佩服诸葛亮的计谋过人,遥知未来。这一切让刘备看到眼里,很是欣慰。刘备知道就连他自己有时也难以掌控关张二人。话说刘备自叛曹之后,又不经意间与曹操成了仇敌,曹操这次自北方来此就是要灭掉刘备,刘备无奈,与诸葛亮商议拉孙权下水,共同抗曹。实际上他刘备也没什么资格与孙权联合,不过是想把曹操打击的目标转移到孙权那里。于是就有了诸葛亮舌战群儒。离间孙权与臣僚的利害关系,向孙权细说降曹等于引颈受戮。还装傻充愣的背一篇【铜雀台赋】把孙权和周瑜的老婆都装了进去。致使达成了孙刘两家的军事同盟。实际上除了他自己。刘备并无一兵一卒加入攻曹。反而使孙权的军队进入了全面备战。引发了曹军与吴军的正面对峙。下面就有了一系列的精彩的战前谋略发生。周瑜利用曹操谋臣自己的同学蒋干使了一个反间计,把曹操收编的海军司令蔡瑁和张允给做掉了。诸葛亮与周瑜不谋而合的火攻计,以及黄盖的苦肉计都没能瞒过诸葛亮,让周瑜感到心思总是被人猜透,十分不爽。这边诸葛亮的哥们庞统主动投奔曹操使了一个连环计,把曹营的战船用铁链铆成了串串糖葫芦,使曹操的渡江船队成了一个个活靶子。而诸葛亮只身留在东吴营中继续弄玄:呼风唤雨,靠草船借箭,借东风戏弄周瑜,结果使周瑜怀疑诸葛亮确能通神。所以鲁迅说:诸葛亮之智近乎妖。开战前夕,诸葛亮回到了夏口,与刘备坐帐,做自己这边的排兵布阵。分派兵马,布置截杀曹军溃兵,一时分派完毕,只留下关羽待他发声。关羽自是不满。诸葛亮激他当着刘备赌誓:若徇私放了曹操甘当军令。后来果然发生了华容道的关羽捉放曹。当然,后来是刘备求情没杀关羽,这么一来既收服了关羽,又让刘备领受了人情。诸葛亮跟了刘备那么久,到处走,就像串亲戚,连块自己的不动产都没有。为给刘备谋得一方土地作为立足根基,诸葛亮就像个现代商人,通过鲁肃借了孙权的荆州赖着不还,瞄着刘备的孤老亲戚频频下手,刘备还要装着不忍。以致让鲁迅说:刘备之德近乎伪。最后还是进了四川才算立了国。实际上赤壁之战只是孙刘粉碎了曹军的渡江战役,并没有使曹军受到灭顶之灾,这时由于曹军将士多系北人,来此南地染病众多,曹操于是放弃过江转而北归。只让曹仁留下驻守南郡与孙刘两家成掎角之势,最后的魏蜀吴三国鼎立结局就是明证。倒是周瑜此后在与曹仁对阵时中了毒箭,终至不治,中年殒命,却是东吴的一大损失。

  我常常想,论说,三国时代几个真正大的战争是数不上赤壁之战的。赤壁之战是谁打的?是曹孙刘,还是小说作者罗贯中?其实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英雄情结,渴望有机会一展自己的勇敢和智慧。让历史朝着自己所希望的方向发展。中外都有一些作家写出过这样的作品。像大家熟知的;儒勒,凡尔纳。他的作品根本不是单纯的

  科幻小说。其中对社会制度和社会改造阐述了很多意见,并且被后人广为采纳。还有法国的【伊加利亚旅行记】中作者也设计了他希望的城市面貌。中国比他们稍早一些时候的清朝作家李汝珍写的【镜花缘】中也通过想象创造了一个他自己理想的国度,见【君子国】一章。陈寿的【三国志】被公认是更接近历史真实的那个时代的作品。而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则是他在史实的基础上,加进了自己的理想,利用赤壁之战这一战事,演绎他的人物故事。但却部分的改变了历史的走向。所以叫做演义。倒也不算欺众。至多是一方代言。我们说,没有什么作品是没有倾向的。罗贯中是一个有正统思想的人,他认为刘备三兄弟是仁义道德的化身。尽管他们三兄弟少有什么成绩好讲。不过是在曹操手下混事,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事例。但后来不小心卷入了纠纷,才出去独立的。至于刘备是不是真的皇叔,按我们中国家族谱系的排法。豪门大姓的后人都是按几何级数增长的。到刘备这儿已经四五代了,在他这个层面的皇家后代也得有几百人以上了。说是亲戚,实际上已经八秆子打不着了。而且,汉朝那个时代,社会宗法伦理也是比较混乱的,甚至有【脏唐臭汉】之说。只是罗贯中也信他是皇家正宗。编成故事让其中的人对他说:刘备你的条件这么好。如果能有诸葛亮伴着辅佐你,终将能成大事。而关羽其实就是个武夫,一向刚愎自用。看看他那些为人称道的事;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是他的勇。水淹七军。是他的智。而为了两个嫂子降汉不降曹的曲线救国做法显出他的权宜之计,可以算是谋吧。由此还诞生了一个好词;【身在曹营心在汉】。但这词儿有时候也有歧义。再看他为将的素质,华容道放人是他对曹操心怀歉疚,也是个没有决断之人。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是他缺少政治头脑,草率处理与国的事物,治军无方的结果。总的说起来,曹孙刘三军,刘备的军队素质最差。【三国演义】这部书,自古至今,读过听过的人不计其数,有人看出了哥们儿意气,立志效仿桃园三结义。有人看出了皇权的魅力,学习刘备的隐忍和曹操的手段;借腹怀胎和借力打人。其实曹操还算是一个有政治操守的人,能够把握住自己。在他的晚年被封了魏王之后,以他在朝中的权势,和对军队的掌控,登基坐殿,改朝换代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他并没有这么做。所以汉朝后来的倾覆是历史必然的进程。而后世把这一规律看的就更清楚了。以致毛主席在说: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对于这本书,后世更多的人,是羡慕诸葛亮弄巧,看战争似游戏,要学诸葛亮的四两拨千斤的把握天下之术。但我们看到,刘备死后晚年的诸葛亮却是失败多于成功。是不是自己执掌权力不如给别人出谋划策来的头脑清爽呢?诸葛亮最后的亮点是他写的【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也算是以此总结了自己的一生。

  所谓: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上面所写,是我眼中三国之众生相。是非短长是我的领会。是看了关于三国的各种版本书籍的汇总,一家之言。若与各位不合,还请见谅。

文章版权声明:所有来源标注为浮光掠影知识网(fgly.cn)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只需要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http://fgly.cn/archives/32388.html)即可。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11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