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打一耙:朱棣如何给朱标泼脏水

中关村在线

  据朱棣钦定的《奉天靖难记》:朱标在当太子时言行举止多有失范,使得朱元璋大为恼火,老朱皇帝曾亲自监督朱标改过自新,但谁知朱标怙恶不悛,一退下正殿就口出怨言,平日里常常在东宫暗处狂念咒语,他将皇父画在纸上,诅咒他尽快归天,自己好早日登上大位。甚至过了没多久,朱标还偷偷地招募了3000名敢死勇士,自己亲自执掌这支敢死队。

  皇帝老爸听说后,就跟皇后老妈说:“想当初,我和你同甘共苦,经过无数战火,才有了今天的帝国伟业,可是长子朱标却是这般做法,这难道是为大明江山未来考虑吗?你说怎么办?”马皇后回答说:“事关天下社稷安危,臣妾一个妇道人家不敢掺和,不知说什么好,惟愿陛下深思。”皇父说:“我这么多皇子中只有四子朱棣最为仁孝,能文能武,将来安抚我大明非他莫属。

  谁知这两口子的对话被人传出去了,朱标知道后,加紧了活动,日夜伺察皇父的言行。

  有一天,朱标将自己老婆的舅舅蓝玉找来密谋事情。要说这个蓝玉还真是个人物,他的大明北伐“清沙漠”的一员猛将,曾跟随徐达、冯胜等老将屡次出关打击蒙古。洪武二十年,蓝玉在征讨东北元朝势力纳哈出的军事战斗取胜后志得意满,回到北平时,他私下里将自己从纳哈出那里俘获来的名贵宝马送给了燕王。对此,朱棣大为恼火,怒斥:“俘获名贵宝马等战利品不上缴给朝廷,而用它送人,你的行为分明是无君无父!”蓝玉本来想拍朱棣的马屁,没想到燕王这样有原则、有立场,结果拍到了马脚上,蓝玉又惊又恼,心中顿时怏怏不快。

  回到南京后,蓝玉最先应该做的是向皇帝回报北征纳哈出的战况,但太子朱标听到妻舅蓝玉回来的消息后,赶紧派人将他叫到了东宫里去。蓝玉见到了朱标这样说道:“太子殿下,您看当今皇帝陛下最爱哪个皇子?”太子说:“还不是四弟燕王朱棣!”蓝玉说:“我也这么认为。在北平时我注意观察了燕地,老四朱棣安抚百姓不厌其烦,很得人心啊,人们交口陈赞,都说燕王有君临天下之风范。这种话要是给皇上听到了,太子殿下,这可对您不利啊。还有,我在北平曾向风水先生请教过,他说燕地有天子之气,太子殿下,您应该深虑啊!

  蓝玉告辞时,太子朱标出来送他,并嘱咐说:“有劳舅舅日后多方为我打听燕王的情况,一有什么消息马上告诉我。”蓝玉答应了。

  从此以后,朱标对朱棣产生了极大的戒备了猜疑之心,他日夜不停地制造燕王与别人的矛盾,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搞倒燕王。(《奉天靖难记》、《明太宗实录》)

  以上的两件事情主要说的是太子朱标和燕王朱棣在未来皇位由谁来继承上的争斗。朱棣“落落大方”,治理燕地井然有序,有君临天下之范,谁知这样却惹恼了已经位居东宫之位的朱标,朱标经常忤逆皇父朱元璋,受到训斥后非但不反省自己,反而在东宫里偷偷诅咒起皇父来,还蓄养了3000名敢死队,图谋抢班夺权。听说燕地有王者之气,他十分嫉妒,也非常害怕,找来蓝玉说了半天空话,最终只落实到让蓝玉多多刺察燕王的隐事。

  那么历史上真有这些事情吗?

  第一,朱标太子的文弱仁慈在当时大明帝国是出了名的。说他在东宫蓄养3000名敢死队员,可能吗?再说,朱元璋是历史上少有的雄猜之主,在大明开创之前他就建立了特务组织拱卫司,后来将其改建成了“无所不能”的锦衣卫。洪武时代锦衣卫的刺察本事堪称世界一流,连大臣宋濂家吃什么喝什么都查的一清二楚,连文臣钱宰几点起床都知道,难道能不知道朱标那么大的动作?知道了他能容忍朱标的这般做法?朱元璋可不是什么白痴。

  第二,蓝玉本来是“太子党”的骨干,虽说在取得军事胜利后沾沾自喜,但也不至于喜出病来,莫名其妙地讨好起当时看来基本与皇位无缘的朱棣来,居然还被其骂了个狗血喷头,看来蓝玉是精神错乱了。但事实是,蓝玉是当时大明“清沙漠”的主将,朱元璋总不会让一个傻瓜来率领大明军队北征吧。

  第三,朱标太子听到蓝玉讲燕王治政有方后,他的神经也不正常了,本来自己身居太子之位,现在反而不计后果地派人去暗查与自己地位悬殊的四弟燕王,没事找事做,吃饱撑的?

  纵观上述这么多的“不正常”,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朱标不可能做出那种事,这只不过是造反成功了的朱棣倒打一耙,向朱标身上泼的脏水。

文章版权声明:所有来源标注为浮光掠影知识网(fgly.cn)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只需要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http://fgly.cn/archives/31161.html)即可。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94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