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 正史中的王允是什么样的人?形象如何?

浮光掠影知识网
东汉末年名臣王允的名气是跟董卓、吕布、貂蝉连在一起的,因为这三个人,大家才知道和熟悉王允,再经过说书人的传播,王允把一个娇滴滴的四大美女之一送出去,引出来一番爱恨情仇的故事,这正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素材。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王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王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1. 正史中的王允是什么样的人?形象如何?
  2. 王允是好人还是坏人

一、正史中的王允是什么样的人?形象如何?

东汉末年名臣王允的名气是跟董卓、吕布、貂蝉连在一起的,因为这三个人,大家才知道和熟悉王允,再经过说书人的传播,王允把一个娇滴滴的四大美女之一送出去,引出来一番爱恨情仇的故事,这正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素材,所以,成为貂蝉义父的王允想不出名都不行。

《三国演义》中并没有过于美化王允,也没有刻意贬低,因为王允在演义中,本就只是一个过渡性的人物,并非主要角色,没必要特意增加笔墨。只不过按照历史上他在除董卓过程中的经历稍加虚构,让故事更精彩而已。而虚构的故事反而让王允的功劳减色不少,因为把一部分功劳按在了虚构出来的貂蝉身上。

正史中的王允出身名门,也确实在除董卓的政治斗争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实际上,他的出发点也没有为国为民那么高大上,依旧是权力派系间的斗争而已,只不过,董卓干的事比较不符合正常规则,成了恶贼,除掉他的王允自然就成了忠臣。

王允除董卓的历史背景是,汉灵帝死后,本来是皇帝的左右手,帮助皇权抗衡世家集团的宦官集团(十常侍为首)和外戚集团(大将军何进为首)没有了一个老谋深算的皇帝的控制,他们之间开始了争夺朝政主导权的斗争。

因为宦官集团势大(汉灵帝曾设立一支皇帝直辖的军队,掌军的就是宦官蹇硕),何进觉得自己搞不定,于是找来了世家集团当帮手,王允就在其中,史载:“时大将军何进欲诛宦官,召允与谋事”,而以王允和袁绍为代表的世家集团愿意帮助何进,也是为了在这场争斗中谋利。

此前,外戚集团和宦官集团在汉灵帝的指挥下,是联手对抗世家的,世家们落于下风。现在,外戚和宦官斗起来了,不管是哪一方获胜,世家们都能渔翁得利,并且,他们更希望外戚集团和宦官集团都完蛋,这样,掌权的就只剩下世家集团了,为此,袁绍一直在鼓动何进用武力去解决问题。

此后发生的“十常侍之乱”的初期,基本上完成了世家集团的谋算,先是宦官们干掉了何进,然后袁绍又用为何进复仇的名义,带兵杀进皇宫中把宦官干掉了大部分,虽然整个过程比较血腥,但到这个时候,外戚集团和宦官集团都元气大伤,世家集团出头的日子似乎要到了。

但唯一让王允和袁绍等世家子弟们没料到的是,皇宫中的皇帝被部分宦官带出宫跑了,还偏巧落到了带兵进京的董卓手中,其实,董卓能合法的带兵进京还是袁绍给何进出的主意,这下好了,外戚集团和宦官集团鹬蚌相争,得利的渔翁却不是世家集团,而是董卓这个西凉军阀。

“十常侍之乱”后的政治格局让世家子弟们颜面无光,辛辛苦苦谋算良久,结果却不如人意,只能继续斗争,这次的斗争对象就是董卓了。在斗董卓的过程中,王允开始起到重要作用,因为董卓这个外来户也想让世家集团帮助他掌权,为此,特别重用王允(另一个董卓想重用的世家子弟袁绍跑了,跑回老家举兵讨伐董卓,王允在内,袁绍在外,内外夹击董卓)。

史载:“时董卓尚留洛阳,朝政大小,悉委之于允。允矫情屈意,每相承附,卓亦推心,不生乖疑”,董卓这已经算是相当的信任王允了,只不过他的媚眼抛给了瞎子看。在王允们眼中,“十常侍之乱”中窃取了胜利果实的董卓,绝对是生死大敌,必须要干掉。

和“十常侍之乱”中谋算外戚集团和宦官集团一样,世家子弟书读得多,办法也多,在王允的主导下,董卓最终也被干掉了,王允干掉董卓的经历还被各种演义虚构出来了凄美的爱情故事,但不管怎么说,世家集团这次是真的赢了,王允代表他们成了朝政的主导者,其“录尚书事,总朝政”,登上了人生巅峰。

但王允的人生巅峰也到此为止了,导致王允功败垂成的主要原因是,他不愿意招安董卓的那些拥有兵权的部下们,由此引发了李傕、郭汜等人的叛乱,叛军攻陷长安,王允不愿意跟随吕布去逃命,最后被叛军活捉并杀害。

根据史书的记载,王允在叛军攻进长安以及死前的一系列行为还是很大义凛然的,他跟劝他逃命的吕布说:“若蒙社稷之灵,上安国家,吾之愿也。如其不获,则奉身以死之”,被抓后敢当众指责李傕、郭汜作乱,可见,王允不怕死,至少是有着世家子弟的风骨。

不过,王允的缺点也很明显,正如史书上评价的,其“不循权宜之计”,在“十常侍之乱”和“董卓之乱”中,仅仅是躲在背后出出主意,搞些阴谋之事,王允还能游刃有余。当他正儿八经走上台前主导朝政时,自大的一面就被权势放大了。

王允在主政后,冤杀犯言直谏的蔡邕(蔡文姬之父),因一念之恶放弃招抚董卓余部,完全没有一名合格的政治家应具备的素质。董卓被除掉后,他最应该做的是,维护新生的朝廷的稳定,为此,需要放下一切个人恩怨和好恶,王允没能做到,之后的乱局和他脱离不了关系。

如果把王允造成的后果放在三国时期的几位主要角色身上,我想,最应该感谢王允的非曹操莫属,没有王允引发的李傕、郭汜叛乱,汉献帝也不至于要从关中往中原逃亡,而曹操正是借此机会迎汉献帝到许昌,并“奉天子以令不臣”,完成了从地方诸侯到汉相的转变,王允对曹丞相未来的崛起而言,还是有功的。

二、王允是好人还是坏人

王允对来说是个好人,忠臣。对个人来说,让貂蝉诱惑吕布、董卓是坏人。

王允虽有除乱臣于朝堂,缓危局于一时之壮举,却无挽狂澜于倾倒,救百姓于水火之伟略,他刚烈的个性曾经让人无比感慨。又令人无比叹息,读圣贤书的他,似乎忘记了《礼记》中的那句“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至理名言。当硝烟散尽,尘埃落定之后,王允的一生,留给后人的只有无限的感慨和叹息!

《三国演义》作品简介:

东汉末年,皇帝昏聩,宦官专权,民不聊生。爆发了大型农民起义——黄巾起义。乱世之中,一代英雄人物竞相涌现。

大何进在与十常侍的斗争中被杀,袁绍、曹操等大臣以平“十常侍之乱”为名冲入皇宫,剿杀宦官。在保护汉少帝的过程中,西凉刺史董卓引兵入关,随即掌控大权,废汉少帝,另立陈留王刘协为汉献帝。生性残暴的董卓倒行逆施,引发多方愤然。曹操假借圣旨之名,召集十八路诸侯联合讨伐董卓。

虎牢关前,志在匡扶汉室的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大战吕布。讨董盟军声威浩大,迫使董卓挟献帝逃至长安,最终被司徒王允设连环计除掉。然而十八路诸侯各怀异心,联盟开始分崩离析。袁绍欲谋取长沙太守孙坚手中的传国玉玺,联合刘表将孙坚杀死。

同时,袁绍又在界桥之战中击败公孙瓒,成为北方最强势力。此时的曹操也广招贤才,积聚实力。群雄逐鹿的雏形初成。

.....

《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间三国故事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在有关三国故事的宋元话本、戏曲和轶事传闻的基础上,依据晋代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以及南朝宋人裴松之为《三国志》所作的注,所进行的加工再创作。

《三国演义》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该作品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该版本也成为诸多版本中水平最高、流传最广的版本。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王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王允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文章版权声明:所有来源标注为浮光掠影知识网(fgly.cn)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只需要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http://fgly.cn/archives/182234.html)即可。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1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