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商品房合同 买房者在签订商品房销售合同时应该注意什么

浮光掠影知识网
签署商品房预售合同时,购房人可要求面积计算表或测算表,开发商应向购房者提供《房屋建筑面积计算表》;签订房屋交接书或签订商品房现售合同时,开发商应向购房者提供《房屋建筑面积测算表》;前述两表中《房屋公用部位建筑面积说明》中必须...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签商品房合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签商品房合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1. 买房者在签订商品房销售合同时应该注意什么

一、买房者在签订商品房销售合同时应该注意什么

法律主观:

(文章中人物等名称均为化名) 签约前审查 购房人委托的律师在签署合同前,要认真审核开发商的销售许可文件。审查《 商品房预售 许可证》或竣工验收合格证明(或开发商初始登记的《房地产权证》)和出售许可证明中关于该房地产的内容和范围,包括宗地号、项目名称、栋号、层数、用途、套数、面积等信息与所购买的房地产的栋号、楼层、名称等是否相符。 审查房地产开发企业的 营业执照 ,委托销售的还应审查代理销售企业的营业执照、房地产经纪资格证书和代理销售合同或委托销售证明。 签约时买受人的知情权和开发商的义务 对 商品房 面积和房价的计算,购房人拥有知情权,房地产开发企业也有告知义务。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包括预售、现售)商品房时,应在售楼处将有关房屋建筑面积计算资料或测算资料进行公示,供购房者查阅,公示的资料包括:房屋土地权属调查报告书(房屋土地调查机构提供)、建筑平面布置图(经规划管理部门审核同意)。 签署商品房预售合同时,购房人可要求面积计算表或测算表,开发商应向购房者提供《房屋建筑面积计算表》;签订房屋交接书或签订商品房现售合同时,开发商应向购房者提供《房屋建筑面积测算表》;前述两表中《房屋公用部位建筑面积说明》中必须将分摊的共有部位全部列明,并能与建筑平面布置图对照查核。 商品房买卖 合同的基本内容 律师应提示委托人,为便于在房地产登记机构登记,商品房买卖可采用建设部或地方房地产管理部门制定的出售合同或预售合同的示范文本,也可自拟合同文本,实务操作中,采用示范文本较多,如另有约定,增加合同附件。自拟合同文本应具备以下主要内容,且在合同订立前,应当将合同文本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1)当事人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2)商品房基本情况。 (3)商品房的销售方式。 (4)商品房价款的确立方式及总价款、计款方式、付款时间。 (5)交付使用条件及日期。 (6)装饰设备标准承诺。 (7)供水、供电、供热、燃气、通风、道路、绿化等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交付承诺和有关权益、责任。 (8)公共配套建筑的产权归属。 (9)面积差异的处理方式。 (10)办理产权登记有关事宜。 (11)解决争议的方法; (12)违约责任。 (13)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2-6-4面积差异的处理 律师应提示委托人,按套内建筑面积或者建筑面积计价的,当事人应当在合同中载明合同约定面积与产权登记面积发生误差的处理方式。合同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按以下原则处理: (1)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含3%)的,据实结算房价款; (2)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时,买受人有权退房。买受人退房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在买受人提出退房之日起30日内将买受人已付房价款退还给买受人,同时支付已付房价款利息。买受人不退房的,产权登记面积大于合同约定面积时,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价款由买受人补足;超出3%部分的房价款由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担,产权归买受人。产权登记面积小于合同约定面积时,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价款由房地产开发企业返还买受人;绝对值超出3%部分的房价款由房地产开发企业双倍返还买受人。 套内建筑面积与分摊的共有面积 律师应合理提示委托人,商品房建筑面积由套内面积和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组成,套内建筑面积部分为独立产权,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部分为 共有产权 ,买受人依法对其享有权利,承担责任。 律师接受委托,特别是接受买受人委托的情况下,律师应提示委托人,按建筑面积计价的,当事人应当在合同中约定套内建筑面积和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并约定建筑面积不变而套内建筑面积发生误差以及建筑面积与套内建筑面积均发生误差时的处理方式。 规划、设计变更的处理 律师应提示委托人,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批准的规划、设计建设商品房。商品房销售后,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擅自变更规划、设计。 经规划部门批准的规划变更、设计单位同意的设计变更导致商品房的结构型式、户型、空间尺寸、朝向变化,以及出现 合同当事人 约定的其他影响商品房质量或者使用功能情形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在变更确立之日起10日内,书面通知买受人。 买受人有权在通知到达之日起15日内做出是否退房的书面答复。买受人在通知到达之日起15日内未作书面答复的,视同接受规划、设计变更以及由此引起的房价款的变更。房地产开发企业未在规定时限内通知买受人的,买受人有权退房;买受人退房的,由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担违约责任。 预购商品房的转让 预售合同登记备案后,预购人需转让预售的商品房的,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办理: (1)尚未付清预售商品房总价款的,预购人应当在征得房地产开发企业同意后,与受让人订立预售商品房转让的合同; (2)已经付清预售商品房总价款的,预购人可以与受让人订立预售商品房转让的合同,并书面通知房地产开发企业。 预售的商品房转让时,预售合同载明的权利、义务随之转移。 预售商品房转让,原预售合同采用示范文本的,双方协商签署原预售合同后的《本合同权益转让书》并向房地产登记机构办理预购商品房转让 预告登记 。 南京 、 浙江 、 上海 等地相继出台了 期房 限制转让的政策,预购人购买的预售商品住房应当在竣工并取得房地产权证后进行转让,并按规定办理房地产转移登记;在取得房地产权证前,房地产登记机构不予办理预售商品住房转让的预告登记,以限制购房中的短期炒作行为。 土地使用权 同时转让 律师应提示委托人,房屋销售时,房屋所有权和该房屋使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同时转让。房屋分层、分套转让时,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整体不可分割;买受人按照分层、分套房屋的建筑面积,取得相应比例的土地使用权。 诚信失守的惩罚 律师应提示委托人:1、出卖人故意隐瞒没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事实或者提供虚假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2、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抵押的事实;3、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出售给第三人或者为 拆迁补偿 安置房 屋的事实;4、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未告知买受人又将该房屋抵押给第三人;5、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又将该房屋出卖给第三人者。由上述五种情形导致 合同无效 或被撤销、解除的,买受人可请求返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可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

法律客观:

一.看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为什么要看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主要是商品预售许可证是最后一个证件,项目只有具备《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和《国有土地使用证》之后,项目才有可能拿到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如果有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话,购房者还要看是否对应你所购买的楼盘(主要是楼号)。二.看购房合同文本是否是当地房管局统一印制版本。因为各地房管局均有统一合同模板,房管局统一模板中明确规定了出卖人与买受人的权利和义务。也只有用房管局的统一的合同,办理网签备案的时候,才能通过审查。同时,购房者还应注意开发商是否通过合同版本中可选择项的约定加重购房者义务,规避其责任。三.看房屋面积与面积误差的解决方式。购房者在签订购房合同时要注意合同中约定的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以及出现面积误差时的解决方式。四.看房款的数额、支付时间及逾期付款的违约责任。在购房的时候,一些开发商只给一个临时的购房合同和单据,这种情况往往是开发商所售的商品房还不具备预售条件。对于这些情况,购房者要注意,一旦发生纠纷,购房者很难维护自己合法权益。五.看交房时间及逾期交房的违约责任。现在开发商在购房合同中,关于逾期交房的违约责任一般约定为每迟延一日承担全部房款万分之二或三的违约金。这个违约金的比例偏低,甚至低于支付房款的银行贷款利息,违约金的惩罚性体现不够,买房者应争取提高该比例,可以考虑在千分之0.5至1之间。六.看产权登记时间及其违约责任。建议明确产权登记具体时间,并约定具体的办理方式。另外,建议明确约定因开发商的原因,迟延办理产权登记或无法办理产权登记的违约责任。总之,签订购房合同时,购房者应注意的问题还有很多。购房人在签订购房合同时,不要着急,尽可能先咨询律师再进行签订,这样才能签订一份权利、义务对等的商品房买卖合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签商品房合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签商品房合同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文章版权声明:所有来源标注为浮光掠影知识网(fgly.cn)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只需要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http://fgly.cn/archives/150503.html)即可。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76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