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的物候特点(惊蛰有什么特点)

青青

在二十四节气中,惊蛰是第三个节气,在古时候人们把惊蛰节气成为启蛰,惊蛰节气的到来意味着春天的到来,气候就会开始回暖,春天是万物复苏的时候,很多人都比较期盼惊蛰的到来,下面来看看惊蛰节气的气候特点。

惊蛰的物候特点 惊蛰有什么特点

惊蛰的物候特点

惊蛰的气候特点是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偶有雷鸣。当东北和西北地区还是冬日雪景时,我国华北华南以及西南地区已经开始回暖,气温逐渐上升,春天景象很是明显了。惊蛰时节常出现虫害现象,是因为惊蛰温暖的气候使得虫子疯狂生长,如果不及时防治虫害和去除杂草,虫害会迅速蔓延,导致农耕无法进行。惊蛰时节也要注意瘟疫的发生,因为天气变暖也是家禽家畜发生瘟疫的高峰期。惊蛰前后偶有雷鸣声,是大地湿度渐高而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与活动频繁所导致的。不过因为南北跨度大,听到雷鸣的声音时间不一样,云南地区一般在一月底可听见雷鸣,北京的初雷则在四月下旬。

惊蛰的特点

1、气象变化特点:一般每年在3月5日或6日,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按照一般气候规律,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银妆素裹的冬日景象外,中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6℃,沿江江南地区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已达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

2、物候现象特点: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进入仲春,桃花红、梨花白,黄莺呜叫、燕飞来的时节。按照一般气候规律,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3、农事活动特点:中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唐诗有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此时,华北冬小麦开始返青生长,土壤仍冻融交替,及时耙地是减少水分蒸发的重要措施。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倪岳峰,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289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