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可能是假,但上汽通用的颓势却是眼见为实

青青

裁员可能是假,但上汽通用的颓势却是眼见为实

作者 | 历建斌

裁员可能是假,但上汽通用的颓势却是眼见为实

最近上汽通用疑似大规模裁员的消息传得满天飞,有消息称,因为销量下滑,上汽通用准备买断公司 45 岁以上员工工龄,也就是变相裁员。

随着这则消息越传越广,上汽通用也不得不发声明辟谣,上汽通用官方表示,公司不存在任何计划买断 45 岁以上员工工龄或其他裁员计划,纯属谣言。

裁员可能是假,但上汽通用的颓势却是眼见为实

虽然此事暂告一段落,但不争的事实是,在愈发内卷的车市竞争环境中,上汽通用的综合竞争力已经越来越小,都说比亚迪销量起飞之后,最倒霉的是日系车企,殊不知在这场日系和自主品牌的份额争夺战中,不少别的车企已经率先成为了炮灰,显然上汽通用就是其中一个代表。

2022 年对于上汽通用来说是一个寒冬之年,而且是那种短时间内看不到曙光的 " 极夜 " 之冬,面对产品价格体系的全面崩塌,对于上汽通用来说,需要直接面对的就是销量上的下滑。

裁员可能是假,但上汽通用的颓势却是眼见为实

今年 1 月的最新数据显示,上汽通用销量只有 5.5 万辆,同比下降 50%,环比下降 41.61%,这已经是上汽通用连续 5 个月单月销量同比下跌。去年,上汽通用全年销量为 117 万辆,同比下降 12.13%,按照这种走势,今年上汽通用恐将离开百万俱乐部。

上汽通用多年以来在市场上采取的营销手段就是简单直接地降价,此举虽然确实获得了不俗的销量,但也让上汽通用的品牌地位每况愈下,颇有饮鸩止渴的意味。理论上来说,上汽通用的豪华品牌是凯迪拉克,应该与 BBA 对标,别克则是定位略高的传统合资,与大众直接对标,雪佛兰较别克定位略低,与丰田本田日产在内的日韩系品牌对标,但实际的情况是,凯迪拉克为了促销终端优惠越来越多,定位已经基本取代了别克的位置,别克和雪佛兰只能进一步自降身价,尤其是对于雪佛兰而言,受到别克的挤压之后却降无可降,市场地位极其卑微,不少消费者已经将雪佛兰与自主品牌直接对标。

裁员可能是假,但上汽通用的颓势却是眼见为实

如今裸车不用 30 万元已经完全可以买到凯迪拉克品牌旗下诸如 XT5、CT5 在内的中级车,像入门级 CT4 这类车型甚至用不上 20 万元即可拥有,如此之大的优惠幅度,已经让凯迪拉克全面离开了主流豪华品牌的价格区间,来到了与一线合资品牌同样的价格起跑线上,巨额的优惠也让凯迪拉克不得不在整车成本上进行相应的调整,不少看到最新款 CT4、CT5 实车的用户都表示,凯迪拉克车型的内饰整体用料已经不再像是一个传统豪华品牌,反倒更像是一个普通合资品牌,显然这已经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裁员可能是假,但上汽通用的颓势却是眼见为实

如果说,凯迪拉克后续还可以通过持续的降价获得更多生存空间,那么别克和雪佛兰显然就没有那么好运了,在无视市场呼声,全面转型三缸随后却被市场无情打脸之后,别克和雪佛兰也因此受到了重创,尤其是走量车型如别克英朗等车型,产品力其实并不差,销量下滑的核心原因还是在于上汽通用的盲目自信,认为可以利用一己之力教育市场,让市场选择自己的三缸车型,殊不知这样的行为却触犯了消费者的逆鳞。

裁员可能是假,但上汽通用的颓势却是眼见为实

在新能源市场,上汽通用斥巨资打造的奥特能平台,如今来看也有点高开低走,产品进度滞后导致始终没有打开局面,目前依然只有凯迪拉克锐歌在苦苦支撑,别克 Electra E5 至今没有上市,如今新能源市场已经来到了竞争下半场,上汽通用既没有日系品牌在混动车型上独霸天下的能力,又缺少转型新能源的绝对高效执行力,光有魄力和投资是远远不够的。

写在最后

上汽通用裁员风波的背后,并非空穴来风,作为昔日美系的扛把子,上汽通用如今在华的处境可以说是要多尴尬有多尴尬,再不努力在国内就快成第二个现代起亚了,但韩企虽然国内不行,但在国外卖得好啊,不管是三星手机还是现代汽车,国外都是风生水起,通用除了美国大本营,别的市场都快萎缩没了,要是再不努把力可能真的要走向凉凉了。

end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甘远志,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93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