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夜宿古寺(孟纪军:关注文体样式,聚焦表达技巧)

爱生活的丸子

关注文体样式 聚焦表达技巧

孟纪军 (江苏省句容市华阳中心小学)

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句话的提出,引领广大教师浓厚文体意识,关注表达技巧。然而,在小学阶段如何确定问题样式?怎样寻找课文核心教学价值?笔者分别从浓厚文体意识,厘清文体样式,了解表达技巧以及探寻教学策略几方面详细阐述,期待从表达入手,为写作服务,探寻出阅读教学之捷径。

近年来,阅读教学中文体意识越来越受关注,指向表达与运用的教学也备受青睐。《人民教育》2013年第6期率先提出一个崭新的话题:关注语文教学的文体意识。编者认为,一直以来,在写作教学中,人们越来越重视文体意识,但在阅读教学中,这种意识则很淡薄。接着,《小学语文教师》2013年9月也发表题为《文体意识统摄下的文学作品教学》一文,告诉我们什么是文学作品,同时,指出文学作品中的小说和散文该怎么教的问题。作者指出:“小说教学,要主抓情节发展,散文教学则主抓分和结构。”该刊2014年2月开篇即发表文章《让文体意识擦亮语文的星空》,作者主张不同文体应选择和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例如:说明性文章、小说、散文、童话等。《语文教学通讯》也在2013年发表汪潮先生的文章《文体意识、文体特点与教学策略》。汪潮先生认为:小学语文教学提倡“文体意识”,但不是“文体教学”,不能上“文体分析课”。他把文体分为“文学文体”和“实用文体”,主张研究不同文体的“文体图式”,最后还列举了十种文体的教学策略。

凡此种种,旨在引领一线教师关注文体,指向表达。然而,反观现状,不容乐观。年前听一节同课异构课《艾滋病小斗士》,不管是课前交流还是课后讨论,居然有很多教师认为本文文体是写人,但特征不明显、不典型,缺乏细节,以至于教学无法展开。最近,又听了两节课,一节是苏教版五下《水》,教者紧紧抓住“一场雨、一勺水、一句话”,整合教材,引导学生分别找出来词语来体会有水的快乐,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苦苦寻找,反复体会、感悟水带来的快乐、舒服,进而了解“反衬”的手法,着重体会作者面对苦难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另一节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者先从篇章结构入手,整体把握文章要点,即:开头写宋庆龄喜欢樟树,结尾说人们喜欢,中间部分则着重介绍了樟树的勃勃生机和香气永久、拒虫。接着聚焦重点,紧紧抓住“无论……总是……”“只要……就……”,体会关联词语在突显樟树生命力旺盛和香气永久和拒虫方面的作用,还通过去掉关联词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关联词可以使句意连贯,句与句连接更加紧凑,表达的语气也更强烈。然后,顺势延展,比较写石榴树怕虫部分对突出樟树拒虫有何作用,体会“衬托”手法的妙处。最后,再次比较对照樟树特点和宋庆龄品格之间的联系,体会“借物喻人”的好处。课后点评,出乎意料,居然也有人说这是两节不同风格的课,代表着两种不同方向,即分别凸显了人文性和工具性,说这是阅读教学的两条腿。 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我们首先来看看这几篇课文。显然,《艾滋病小斗士》是一篇写人的课文。在小学一律归为“叙事性作品”。只是被写的人恩科西很特殊罢了。并非有人说的没有细节,写人方法很不典型等。题目中的“艾滋病”三字决定了我们的教学要补充资料,深入了解,引起共鸣。文眼是“小斗士”。故全文须围绕“斗”字展开。主问题可以设计成:从哪里看出恩科西是小斗士的,课文是如何来表现的?课文没有具体描述恩科西和病魔作斗争的情景,反而详细叙述了他参加各类会议的发言和呼吁,因此,不难发现,本课核心教学价值是通过人物语言,塑造人物形象。而人物的语言又不是在对话中展开的。尤其是恩科西的话是散点式分布的,但其内在又是有联系的。其一是安南和曼德拉的话,首尾呼应,直接赞美,侧面烘托恩科西的斗士形象;其二是恩科西的三次发言和一次展望,旗帜鲜明地展示其斗士风采。课文分成三部分,除了开头和结尾,恩科西短暂的一生,作者主要选取了出生、上学和参会演讲三件典型事例,来表现其顽强抗争的精神。其中向全人类发出勇敢的声音才是全文的重点。故教学也应围绕重点展开,抓住关键词句,反复引用安南和曼德拉的讲话,一咏三叹。

《水》是文学作品,很显然应归为叙事性作品。全文侧重写人。课后练习三直接指向了表达方法:“缺水给村里人带来了‘苦’,可作者却具体生动地描述了水给村里人带来的‘乐’。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体会一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以苦衬乐”,这是一种“反衬”,是本文重要的表现手法。也是大家一眼都能看出的。但是,本文怎样写出“有水之乐”的呢?笔者以为:为了表现雨中痛快和勺水舒服,作者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一场雨是场面描写,着重抓住人们的动作来表现雨中的痛快,尤其是抓住孩子的动作表现:“先是像我们这样的孩子全身脱得光溜溜地在雨里奔跑跳跃、大呼小叫,尽情地享受水带给我们的抚摸与清凉,还仰起头,张大嘴巴,去吃来自天空的水。”“脱、奔跑跳跃、大呼小叫、仰、张、吃”等一系列表现孩子动作的场面描写,由“先是……继而……”连接起来显得更有条理。大人的表现只是一个对比、补充。由此,我们更加明白:场面描写要把人物的活动交织在一起写,偏重于动态描写。如果是环境描写就偏重于静态描写。接下来的“勺水之乐”则是点,是细节描写。细节在于精彩,其最精彩之处一般人都会抓这一句:“在水的滑动中,我听得到每个毛孔张开嘴巴的吸吮声,我感觉得到血管里血的流动在加快。”教学这里时若不跟前面的场面描写作比较,显然再深入的体会感悟都是苍白无力的。因为细节处侧重心理描写,侧重个人独特感受的表达,这样写会让读者觉得细腻生动,尤其是真实可信。试想:如果没有这处心理描写,水的滑动过程依然是完整的,但缺少的是生动性和感染力。“点面结合”,“点”怎么写?“面”怎么写?分别有什么好处?结合在一起有什么好处?这一切都是在阅读理解感悟中进行的,既不缺乏对内容的把握,更不缺少对情感的体会,只是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切入,课堂变得简洁明了。因此,“点面结合”手法的学习体会才是本课的核心教学价值所在。

至于《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我前面已经表述的很清楚:体会“关联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并学会运用“关联词”造句,是本课阅读教学的核心价值和任务。至于“衬托”和“借物喻人”的手法则处于次要地位,是弹性的目标任务。

由此看来,文体样式是和文体特征、表达方法等联系在一起的。课程标准高年段指出: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那么,小学教师到底该如何“关注文体,聚焦表达”呢?

一、浓厚文体意识

文体就是指文章作品在结构形式和语言表达上所呈现的具体样式或类别,它是客观存在的。文体意识则是指教师在研读教材时和阅读教学中自觉关注文体特点,把握文体分类,从而确定教学方向。

教师文体意识的强弱,决定着阅读教学行为向度。因为方向永远比方法重要。只要方向正确,教学就越会指向表达,指向运用。管建刚先生提出了“指向写作的阅读课”,比我们更直接,更有魄力。虽然有很多反对的声音,但这代表的是一种方向,我们必须坚定不移,毫不犹豫。否则依然会出现前文提到的“两条腿走路”的问题。因为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已经旗帜鲜明地为我们界定了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三句话,分别告诉我们“语文是什么?干什么?怎么样?”。第一句最关键,决定了语文课程的特性。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句话的提出,引领我们必须浓厚文体意识,关注表达技巧。

教师文体意识,随着年级升高呈现由弱到强的趋势,且对文体特征的把握应该越来越清晰。记得叶黎明教授还说过:文体意识相对于学生和教师而言,教师文体意识的浓厚显得尤为重要。随着2011版课标的颁布,广大一线教师的文体意识也越来越浓厚了。

二、厘清文体样式

虽然更多的教师会依文而教,对一组单元的选文也会关注文体的主题是否集中,但是由于一线教师专业素养所限,课程标准解读领会不够,面对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依然是一筹莫展。即使勉强判定也是争辩不休。再加上媒体、专家等各执一词,老师们必然陷入“乱花渐入迷人眼”的境地。那么,小学语文文体到底有哪些特点或者说样式呢?其实,课程标准第三学段已经说得非常明白:“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显然,课标对小学语文的文体样式的多样性做了模糊处理,归为四类,即:叙事性作品、诗歌、说明性文章、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这里特别注意叙事性和说明性的这个“性”字,提醒我们在小学阶段不可较真。记得汪潮先生说文学文体包括童话、寓言、神话、诗歌(儿童诗、古诗)、文言文、散文、小说等,实用文体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在谈教学策略时却又忽略了议论文。显然,他是把两种分类混合在一起的。这样必然会让教师犯迷糊。

笔者认为,不管哪篇课文,我们都要依据课标界定其文体特征。首先做模糊判断。例如:只要是偏重写人记事的,一律归为叙事性作品。不管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不管是神话还是寓言;也不管是童话还是小说。都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凡是侧重介绍说明、议论说理、写景状物的,一律归为说明性文章。阅读教学一要能引导学生抓住要点,二要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至于诗歌和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对其文体则毋庸置疑。

其次,在大的框架关照下再做细致区分。教学说明性文章,看它是侧重说明还是说理,是侧重写景还是状物。例如:苏教版六下《广玉兰》和《夹竹桃》,可以把它们归为说明性文章一类的。教学叙事性作品,则可以继续细分,看它是侧重写人还是记事。例如:苏教版五上《天火之谜》《诺贝尔》一个侧重写事,一个侧重写人。写事的注重事情发展的经过,写人的则侧重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其实写事离不开人,写人也离不开事,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教学时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比较发现。当然,也会遇到特殊文体,比如:剧本。完全可以归为叙事性作品。我听过《哈姆雷特》一课,莎士比亚的作品以对话为主,尤其是以内心独白著称。但是不管怎样,我们首先必须以叙事性作品对待,其次才可以告诉学生这是剧本,剧本教学侧重表演、体验。教学前,对于文体样式教师必须胸有成竹,无论分辨到何种细致程度都不为过。对于孩子,我们则不一定告诉他这是叙事通讯,那是抒情散文等。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陷入对文体细分的泥沼之中。

三、了解表达技巧

弄清了文体样式,我们如何关注表达呢?以往我们大多会关注用词的凝练、准确,修辞的生动、形象等。例如:低年级,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中年级,体会关键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高年级,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等。如果偶尔有高年级教师关注《钱学森》一课的倒叙手法运用,《黄河的主人》一课侧面烘托的作用,我们就会为之眼前一亮。觉得教师钻研教材透彻,体现人文性之余也关注到文本的表达。但是,阅读教学指向表达、指向习作,紧紧靠这些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是凭教师自觉,靠教师个人素养决定的。那么,这里有没有规律可循呢?针对各类文体关注到什么程度才是个度呢?

1. 关注表达方式

拿到一篇课文,首先要关注其表达方式。表达方式,又叫表达方法。 它是文章思想内容变成具体存在现实的一种艺术形式、一种艺术手段。它是文章的重要形式因素,也是衡量文章艺术性的重要条件。

表达的基本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五种方式一般不会单独出现,但会有所侧重。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还可以了解的更加深入细致。叙述的方法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描写大致有四种类型: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抒情可以直接抒情,借景抒情,也可以议论抒情。说明主要有举事例、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等10种方法。例如:《大江保卫战》一文课后练习4:默读课文,说说第二和第四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笔者听过很多人执教,能关注到这题并在教学中点出是“点面结合”的已经很不错了。至于写“点”——如何抓住黄晓文一连串动作进行细节描写,表现人民子弟兵的铮铮铁汉本色的,写“面”如何交代叙事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的?如何注意人民子弟兵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以及多种修辞手法的交织运用,着重表现“保大堤”这个场面的惊心动魄的?两段之间的过渡段承上但重在启下。这样,“点面结合”把人民子弟兵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再如:《理想的风筝》开头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文中刘老师艰难写板书的细节描写对其形象的塑造有什么帮助?《李时珍夜宿古寺》结尾的环境描写有何用意?……这些,我们不妨多引导学生体会。也许有人说这是不是深了?但我以为:无论多么艰深的知识,只要能恰当地带到孩子面前,都不为过。记得一位教师带孩子欣赏现代诗时遇到了“顶针”的修辞手法,孩子很好奇这种语言形式,这时对他们但说无妨。前提是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自己明白。对孩子则点到为止。

2.关注表现手法

语文教学一直存在教得过度的问题。语文教学必须从过度讲析中走出来。以过度解读文本内容和情感为主线的教学注定要失败。有人建议语文课一部分可以上成方法指导课,可以是阅读方法,也可以是表现手法的指导课。什么是表现手法?表达手法也叫写作手法。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和技巧。包括:对比、联想、想象、象征、衬托(烘托)、借物喻人、欲扬先抑、借景抒情等。例如《望湖楼醉书》的借景抒情,《月光曲》中的联想,《鞋匠的儿子》中议员们的态度变化对林肯的形象烘托……所有手法的掌握,不仅是从孩子那里得到一个结论,给表达贴上一个标签,更重要的是依托文本,紧扣语言文字,深入阅读体会,感知并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储备作文时运用的技巧。很多人主张学以致用、当堂练笔。他们认为光靠读懂是不行的,到理解截止是不行的,老师们很少让孩子运用。要教孩子学会运用课文表达,促进消极语言向积极语言的转化。笔者十分赞同。一篇篇课文应该是一个个例子,一节节阅读课都应指向表达、运用、习作。作文的方法应该在语文课中来完成。某种意义上来说,阅读课就是作文方法的指导课。阅读和写作教学是不可截然分开的。

3.关注表达顺序

识文先辨体,解文先理序。文章的表达顺序一直受到老师们的关注。首先是时间顺序。如《会走路的树》中“第二年春天”告诉我们小鸟和驯鹿爸爸及小驯鹿见过两次。由此,可以整体把握全文结构。即使是低年级,这种整体观念、篇章意识也很重要。只要抓住这个表示顺序的词语一切便迎刃而解。至于“春天的早晨”“从这以后”“终于有一天”则完整地为我们呈现了小鸟和驯鹿爸爸第一次见面的经过。其次是空间地点的转移顺序。可以由远及近,也可从上到下。可以移步换景,也可由内而外。“珍珠鸟”一步一步的靠近,《黄果树瀑布》作者观察的由远及近,由谷底到潭边再到平台,以及《记金华的双龙洞》沿途到洞口、外洞,过孔隙再到内洞等顺序的安排,使文章清晰明白、有条有理。还有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即: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叙事性作品中凡侧重叙事的一般会把事情的经过详细展开,这和说明性文章中说理类课文例举的事例的高度概括是有本质区别的。除此之外,在文章结构上的总分、分总、总分总关系,材料安排上的详略、主次、繁简以及开头悬念的设置、结尾与开头的照应等,都可以成为我们在表达技巧角度的关注点。

4.关注修辞手法和说明方法

小学语文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无论是阅读还是习作,一线教师都会关注。然而,仅仅关注是不够的,仅仅告诉孩子修辞会让文章生动形象也是不够的。一是要紧紧结合课文表达来引导体会。例如:《赶海》一文,全文集中表现赶海的“趣”味。除了一组语气词“嘿、唉、咦、喔”起到突出“趣”事的作用之外,文中“捉螃蟹”和“捏大虾”时的“束手就擒和武将、俘虏”等拟人和比喻手法的运用,也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赶海的有“趣”。二是遇到这六种以外的修辞手法的时候,重在品读、体会其表达技巧和作用,淡化修辞名称。例如:诗词教学中的对偶、对仗手法,可以感受句式的整齐,句意的连贯。《大江保卫战》中的“红五星、迷彩服、军旗飘扬、军徽闪烁”让我们感受到的是人民子弟兵的舍生忘死、勇往直前。至于“借代”的手法可以不说。

至于说明方法,大多是在说明性文章中出现的。一要了解有哪些基本说明方法,前面已介绍过10种。小学常见的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二要仔细分辨各类说明方法。例如:适当注意“打比方”和修辞中的比喻的关系,很多时候,他们表现形式一样,只是出现在不同文体中罢了。“作比较”和“对比、衬托”手法的区别。三要引导学生体会说明方法在具体文章中的表达作用,进而学会在写作说明性文章时恰当使用。

四、探寻教学策略

谈到教学策略,即考虑“怎么教”的问题。有人说语文教育成败的关键是教师的语文素养。一个素养高的教师怎么教都可以;一个素质好的教师满堂灌都可以。但是,语文除了传递知识,表达情感,还有没有更加专业且有价值的知识?怎么才能让“让语文教师教的更专业,活得更有职业尊严”呢?怎样才能达到教过就不一样,学过就不同寻常的地步。这一切需要的是教学策略。首先,判定文体,明确教学方向。我以为课标归为四类很正确。有人把说明性文章和散文、小说、童话、寓言等文体杂糅,这样的分类只会扰乱视听,干扰教师判断。其次,确定该文核心教学价值。核心教学价值从哪儿来?除了关注文章语言文字在遣词造句方面的匠心独运之外,我们可以从表达技巧入手,分别从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表达顺序、修辞手法、说明方法以及材料安排、文章结构等诸多方面去寻找、判定。例如:《莫高窟》一文确定体会其介绍壁画内容“分类别”和对飞天形象的“摹状貌”的说明方法为本文的核心教学价值。《春联》中介绍春联时如何使用“分类别”“举例子”的方法才是其核心教学价值。《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中扫路人的语言以及游人的表现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至关重要。再次,探寻有效教学策略。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2011课标颁布实施的背景下,教学策略要产生革命性的变化。因为:关注内容,深入挖掘,过度体会,课堂高耗而低效;关注形式,追求技巧,滥用媒体,课堂眼花而缭乱;关注表达,研究文体,聚焦运用,课堂简约而不简单。第一,指向表达。即所有策略必须指向表达技巧。不管是何种文体,我们不再纠缠文章写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而是把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课文是怎么写的、如何表现的、采用了什么写法上来?例如:为了表现人民子弟兵的铮铮铁汉本色,作者在描写黄晓文时侧重抓住什么来表现的?为了突出《池上》中小娃的天真可爱,作者主要抓住人物的什么特点来塑造其形象的?(除动作外,敏锐把握儿童心理活动是此诗流传千年、经久不衰的核心因素)第二,关注整体。课标要求:中年段学会把握文章主要内容,高年段关注表达顺序,意即关注篇章结构。其实,即使是低年级也要学会整体把握。因为,整体永远大于部分之和。比如一件瓷器,一旦打碎,无论碎片如何精美,其价值也会一跌千丈,欣赏每个碎片,只会劳而无功。教学例文,我们必须浓厚整体意识,关注主要内容及篇章结构,学生才会获得清晰而完整的印象。例如:教学《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时,通读全文后,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一天下午、第二天、第三天下午、从此……每天……”就能快速把握表达顺序,理清文章结构。抓住“撞、遇、等、坐”等词语。就能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了解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由陌生到熟悉的过程。第三,学会比较。比较是策略,有比较才有思辨。可以比较文章结构,例如《莫高窟》全文总分总结构和各段结构之间的异同;可以比较主次,在人物描写中,外貌、神态、动作、心理,分别是谁主谁次?在叙事时,几件事哪个比较侧重,是主要的。也可以比较详略,《大江保卫战》里“保大堤”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详写?“救群众”为什么较简略?……一定要学会比较,只有在一次次比较中才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第四,聚焦重点。课堂四十分钟是有限制的。开门见山,直奔重点,聚焦核心段落,关注主要表达技巧,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证。《赶海》关注描写几件趣事的第三自然段,体会语气词和修辞手法应成为本课焦点。《广玉兰》聚焦花的四种形态,特别是凋谢之花凸显其生生不息,生命力无比旺盛。《莫高窟》则可以快速进入“壁画”一段,学习体会“分类别”和“摹状貌”两种说明方法的妙处。《音乐之都维也纳》则应重点关注文章结构、说明要点以及除列数字之外文中诸如“大多、大部分、许多、多用、几乎”等说明性字眼的精准表达。

总之,关注文体样式 ,聚焦表达技巧。提醒我们要“莫被浮云遮望眼,识清庐山真面目。”对于文体,我们判别须清楚,处理要模糊。对于学生,文体可以模糊,年级越低约模糊。对于教师,则须更清楚。教师务必高屋建瓴,因为只有“会当凌绝顶”,方能“一览众山小”。语文阅读是专业阅读,应区别于普通意义的阅读。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来自对表达技巧的关注、了解程度。语文阅读教学只有在这样的视角下展开,教师的作用才不可替代,这正是我们语文教学专业性的体现。也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获得更多的职业幸福感和职业尊严。

(本文选自《语文教学通讯C》,2014.7-8)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王陇德,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238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