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震将军简介(唯一当过军委副主席的开国中将张震,九三大阅兵当天下午突然去世)

爱生活的丸子

新中国诞生至今,共选举产生了34位军委副主席,但有开国将帅军衔的军委副主席仅有13人,包括十位开国元帅、一位开国大将罗瑞卿、一位开国中将张震、一位开国少将刘华清。

这其中最特殊的军委副主席莫过于开国中将张震,他不仅是共和国唯一一位当过军委副主席的开国中将,还是国防大学的首任校长,更是与三儿子张海阳组成了共和国首对父子上将。

张震将军

1914年出生于湖南岳阳市平江县的张震,一生两授军衔,先是1955年被授予开国中将衔,而后是1988年首授上将衔,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国防建设做出了不朽功勋。

中国革命战争时期,张震历经万难,英勇战斗

“功必由我立,名不由己出”。这句话出自张震将军之口,展现了将军对革命斗争的坚强意志。在他12岁时,张震就参加了革命,成为童子团的副团长,4年后正式加入了彭德怀领导的红5军。

参加革命战争以来,张震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共6次负伤,但从未退缩,始终是轻伤不下火线。

黄克诚大将

1934年,张震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负伤,在医院养伤期间被红3军团第4师政委黄克诚(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点名称赞,并提携他担任红3军团第4师第10团作战参谋。

没多久,红军开始长征,部队为了摆脱国军的围追堵截时常需要急行军,而张震因伤口没有痊愈,又患上疟疾,使得他每天高烧不止几乎无法行走。在这种情况下,伤员通常会寄宿在老乡家养伤,但张震为了不掉队,靠着坚强的意志从担架上挣扎地爬起来与战友一起行走,随部队艰苦地通过了敌军第二道和第三道封锁线。

甚至为了迎接可能降临的战争,张震宁愿让子弹在体内“住”了10年时间。1946年2月,抗日战争胜利没多久,张震因右臂隐隐作痛,就来到了淮阴的仁慈医院检查,在作了X光透视后,发现一枚子弹横在肩胛之下,必须要动用手术才能取出。

粟裕将军

但此时国共关系异常微妙,随时都有爆发内战的可能,张震担心做了手术后,一旦战争突然爆发,自己在短期内就无法到前线指挥战斗,会给部队的兵力部署增添额外的麻烦,毕竟此时,张震已经是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了,担任粟裕统率的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司令员兼政委。

于是,张震就拒绝了医生的建议,推迟了手术时间。果然在3个月后,蒋介石突然下令进攻中原解放军,内战爆发,张震要率领部队指挥战斗,也就无暇顾及肩膀内的子弹了。直到建国后,张震被调入了北京,才安下心来做手术,取出了窝在肩膀内十年的子弹。

张震一生打仗从不含糊,仅解放战争时期,就率领部队参加指挥了众多著名战役,包括宿北战役、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等。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张震呕心沥血,建设国防

建国后,鉴于张震在革命战争时期的贡献,于1954年被授予了开国中将军衔。随后他基本离开了战斗部队的领导岗位,而是转向了国防教育、军事理论的研究工作,曾担任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院长、国防大学首任校长等职务。

在长期的院校教育中,张震将军大力加强教员队伍建设,积极推行教学改革,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培养训练了大批干部。甚至在耄耋之年之际,承担重任,为解放军的正规化建设提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建议。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届一中全会选举了张震为党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二年又和刘华清、张万年、迟浩田一起被选为国家军委副主席,此时他已79岁。而且在张震担任军委副主席前的1988年,解放军恢复军衔制后就被邓小平授予了上将军衔。

已经退休的邓小平还专门叮嘱老战友张震要在短时间内建设好解放军的各级领导班子,这实际上是对张震将军的信任和一种殷殷期盼。

当然了,张震确实没有辜负老领导的嘱托,尤其是在军队搞经济经营方面,张震将军就及时纠偏,保证了部队走向正轨。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国家集中财力发展经济,军队经费减少,不足部分需自筹解决。于是在军队内部,以营利挣钱、弥补经费不足为目的的经营性生产逐步发展起来。

作为军委副主席的张震敏锐地看到,军队发展生产经营模式一定程度上确实解决了部队的国防预算不足的问题,但同时也有重大危害,不仅会加剧军队走向企业化的风险,滋生腐败问题,还会损害人民军队的信誉,更有可能会让人民子弟兵丧失血性。

于是张震将军就明确提出了“军队应该吃皇粮,开正门”的建议,最终在1993年军委正式下发文件,决定整顿改革军队生产经营的模式。5年后的1998年,在他退休之际,中央又明确决定军队、武警部队不得搞生产经营,才算彻底了却了张震将军心中所担忧的大事,从而推动了人民军队走向正规化之路。

即使退出领导岗位之后,张震将军仍关心军队的发展与进步,始终把自己当作人民解放军的普通一兵,他在退役后写下了一首顺口溜:八十三岁脱戎装,着我工农旧时裳。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这首顺口溜不仅传达了将军对未来军队建设的诚挚祝愿,也是将军一生革命的写照,能真切地感受到老将军豁达的胸襟和崇高的品质。

直到2015年9月3日下午,张震将军却突然病逝,享年101岁,从此世上再无开国中将。

而且就在他去世的这一天,国家举行了盛大阅兵式,专门纪念在抗日战争中浴血奋战的革命先辈,张震将军看到了祖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巨大成就,安心而去。

张震将军为了新中国的革命事业、为了共和国的国防建设奋斗了一辈子,而他的子女同样在国防建设领域颇有建树。

长子张小阳,曾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院长,被授予少将军衔;

次子张连阳,曾担任总参军代局局长,被授予少将军衔;

张海阳上将

三子张海阳,曾担任二炮政委(现火箭军),2009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和父亲张震上将成为共和国第一对父子上将。

四子张宁阳,曾担任解放军总装备部综合计划部部长,被授予少将军衔;

女儿张艳阳,她的夫君是寿晓松少将,曾担任军科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部长。

由此可以看出,张震将军一家共诞生了6位将军。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雷炳侠,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449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