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ICV 双剑合璧,埃安为何能用技术“教育”欧美车企?

青青

在中国品牌新能源与合资、外资品牌之间的市场份额,呈现 " 你退我进 " 的激烈博弈下,当中国品牌不断通过新的市场、产品、技术、生态和商业模式,取得 " 弯道超车 " 的初步胜利之时,该如何将这种强劲的势头持续延续下去?

作为今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跑得最快,也是被外界市场视为最有潜力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埃安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是:用新技术超越和淘汰旧技术。

几天前发布的 AEP3.0 平台及近日推出的全新 " 星灵架构 ",便是埃安对于这个方法论的具体实践。

11 月 8 日,埃安发布了全新一代高端电子电气架构——星灵架构。往前推 5 天,11 月 3 日,埃安还发布了全新一代高端纯电专属平台 AEP3.0。

EV+ICV 双剑合璧,埃安为何能用技术“教育”欧美车企?

据介绍,星灵架构是埃安在去年发布的第三代电子电气架构 EEA3.0 基础上,通过融合多项先进的感知技术和硬件,针对智能驾驶安全性进行的安全升级,主要致力于解决用户对于智能驾驶 " 敢装不敢用 " 的痛点。

AEP3.0 平台则是埃安在原有的 AEP2.0 大空间、长续航、高安全等优势基础上,针对驾控乐趣的升级,主要致力于解决电动汽车 " 够快不够爽 " 的痛点,放大驾驶乐趣的甜点。

EV+ICV 双剑合璧,埃安为何能用技术“教育”欧美车企?

不难发现,包括特斯拉在内的大部分车企,目前还停留在电车加速快,智能汽车感知方案争议的表层,埃安通过 ICV+EV 的双技术矩阵组合,已经跨越式地来到了智能电动汽车探索和进化的 2.0 时代,也就是在解决痛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智能电动汽车的甜点和爽点。

EV+ICV 双剑合璧

作为一个决心要冲刺 " 世界前三 " 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找准方向后的埃安,似乎远比外界想象的还要具有魄力和毅力。

在智能驾驶的安全性,以及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趋势下,埃安用新的技术,不断的颠覆着世界对于中国品牌认知和印象的力度和速度,也远远超出了一个品牌从发展到强大的市场客观规律。

而这一超乎常规的 " 埃安现象 ",必然会在 AEP3.0 和星灵架构的助力下,更加炙热。

EV+ICV 双剑合璧,埃安为何能用技术“教育”欧美车企?

作为一个立志既要超越欧美百年传统车企,又要超过特斯拉的中国品牌,埃安却在思考:电动车加速快,是大部分电动车的共同优势,不是埃安独有的。

为了在电动车市场不断强化自己的差异化优势,埃安针对 AEP3.0 平台,引入了超跑科技,通过全球最强的超跑级电驱技术,以及独创的 X-pin 扁线技术和智能多模换挡系统,该平台的后驱电机版达到了 4.9 秒,四驱多电机版达到了 1.9 秒破百的加速能力。

作为对比,特斯拉 Model S 的高性能版,即 Model S Plaid 的百公里加速也才 2.1 秒。

EV+ICV 双剑合璧,埃安为何能用技术“教育”欧美车企?

当然,光快还不够,更要放大电动汽车驾控的爽点。

为了实现极佳的操控驾驶乐趣,通过全球最强的赛道级后驱驾控、超跑式低重心轻量化的车身结构,以及独有的 AICS 智能底盘系统,AEP3.0 平台还可以解决电动车普遍操控感不佳的问题。

EV+ICV 双剑合璧,埃安为何能用技术“教育”欧美车企?

据介绍,通过 AICS 智能底盘系统对车轮输出扭矩、制动力矩以及悬架刚度的调整,实现多系统动态匹配控制,最终埃安可实现低至 5.3m(3m 级轴距)的转弯半径、转向精准度和灵敏度提升 30%、过弯侧倾减少 40%,百公里制动距离低于 35 米等多个越级优势。

EV+ICV 双剑合璧,埃安为何能用技术“教育”欧美车企?

而在 ICV 领域,随着智能化的发展,电动汽车的下半场竞争早已到来,为了真正能够让用户成为智能科技技术进步的受益者,而非实验者,在智能驾驶安全方面,埃安同样苦下功夫。

为了解决视觉感知方案,在高速行驶以及暴雨天气等能见度低下的特殊场景下的安全性,星灵架构采用了多融合感知方案,除了高清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等常见的感应硬件之外,埃安还首创融合了风云三号红外遥感技术及 3 颗第二代可变焦激光雷达在内的 39 个感知传感器。

其中,广泛应用于航天和军事领域的红外遥感技术,得益于超强透射率,不受恶劣天气影响的特点,用在智能驾驶上可以进一步弥补 " 雷达 + 摄像头 " 感知识别能力不足的问题,进一步做好精准感知的强化。

EV+ICV 双剑合璧,埃安为何能用技术“教育”欧美车企?

而 3 颗第二代智能可变焦激光雷达,则拥有 10-30Hz 智能变频刷新帧率,不仅比第一代还能够看得更远、更清,可以实现毫秒级应变,而且还能更精准的预判风险,实现更前瞻的安全驾驶识别。

此外,星灵架构还创新性地应用了航天级星基融合定位技术,结合高精地图和惯导单元,星灵架构可实现全域厘米级的车辆定位。

在这样一套完整的精准预判、感知和定位的安全逻辑下,星灵架构最终可实现 200 米范围、360 度环境、夜障、雨雾、雾霾等全场景全天候感知覆盖。

全域布局 让技术超越更有底气

坦白来说,仅用三年的时间,无论是 AEP3.0 平台完成了整车平台的升级换代,还是新一代星灵架构对于困扰行业已久的安全痛点的攻破,实质上都是埃安在行业趋势以及未来技术的前瞻洞察之下所做的充足准备。

EV+ICV 双剑合璧,埃安为何能用技术“教育”欧美车企?

哪有什么超乎常规的发展速度,不过是埃安比别人 " 起得更早,看得更远,做得更多 " 的厚积薄发罢了。

今年以来,基于对行业芯片紧缺、原材料供应链不稳定,以及电池成本逐渐上涨等行业痛点的敏锐观察,埃安便是行动最为迅速的那一个。

这一年来,埃安不仅成立了电池科技公司,规划了电池生产线,而且还进一步探入原材料领域,与锂电龙头——赣锋锂业签订了合作协议。

10 月份,埃安还逆势超募但轮融资约 183 亿元,投后估值已超千亿。

在投资者结构中,除了投行之后,包括半导体芯片企业也加入了埃安 A 轮融资的战投联盟,这也引发了外界关于埃安未来或将布局软硬件和芯片的猜想。

EV+ICV 双剑合璧,埃安为何能用技术“教育”欧美车企?

回过头看,埃安两大技术连发的背后,不仅仅是一种技术的展示。从最强操控 + 最快加速的 AEP3.0 平台,到可以实现全天候智驾安全的星灵架构,埃安发布两大王牌技术的间距,甚至不到一周。紧凑的技术发布背后,是埃安以技术超越特斯拉以及欧美传统车企的决心。

据官方介绍,AEP3.0 平台和星灵架构都将搭载在 Hyper 系列王牌车型上。

按照规划,继 Hyper SSR 之后,Hyper 的王牌车型也将于近期陆续亮相。随着相关产品的到来,埃安用技术超越欧美车企的愿景,也将加速走进现实。

End.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黄脚鱲,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077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