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远是哪里(【科普】为什么预报总出现“局地”)

青青

预报原文 :“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最大小时降雨量30~50毫米,局地可超过70毫米。”

我有疑问:“局地”为什么总是倒霉?它到底在哪里?

有朋友在看天气预报时,经常会对其中的“局地”产生质疑,因为“局地”常常会出现强度更强的天气。

那么“局地”到底是哪儿呢?其实,“局地”在天气预报中并不是一个具体确定的地点,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预报的不确定性和可能达到的极端性,常常与雷暴大风、冰雹、短时强降水、龙卷等强对流天气联系在一起。这些强对流天气多由中小尺度系统产生,生命史短、消亡速度快,在空间尺度上,一般水平范围大约在十几公里至二三百公里,有的甚至只有几十米。

以目前的预报能力,往往只能提前预报局地强天气可能出现的范围,还不能提前预知其发生的准确位置,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首先,大气系统为非线性系统。根据混沌理论,天气预报不可能做到100%准确。天气预报中初始状态来自观测,总是会有某些误差,即便是很小的观测误差,也可能造成预报的不确定性,差异极小的两个初始场可以发展成大相径庭的状态。地面气象观测台站有限且分布不均,雷暴、龙卷、冰雹等中小尺度天气现象经常成为观测站网的“漏网之鱼”。

其次,数值天气预报本身具有不确定性,数值天气预报把大气的演变规律近似表示为一组数学方程式,通过求解方程组,得到对未来的天气状况的预报,计算误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扩大,而数值模式的分辨率各不相同,不一定都具备描述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发展演变的能力。再有,全球气候变化提升了预报的难度,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概率和频率都呈现增加趋势,预报难度随之提升。

“局地”不仅是预报文字中的高频词之一,也是气象学家和预报员一直努力攻克的方向,相信随着“局地”天气研究的深入和观测预报能力的不断提高,天气预报中的“局地”会变得越来越具体。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陈创福,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838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