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空气锤(邵阳工匠|武冈铁匠龚高学:23年磨炼后的再坚持)

青青
邵阳工匠|武冈铁匠龚高学:23年磨炼后的再坚持

这是湖南邵阳市官方微信公号“邵阳发布”,欢迎关注。

文、图/刘其洁

3月5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向全国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

在湖南邵阳这个传统文化和工艺重镇,也有众多流传悠久的民间工匠。在机械化、集约化的工业时代,这些工匠中的很多人,也曾去意彷徨。不过,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番话,或许又给工匠们撑起了希望的风帆。

今天,“邵阳发布”就来讲述一个武冈铁匠的故事。

“嗡嗡···嘭嘭···滋滋···”3月4日,湖南武冈城区和合街17号一座两层小楼内,传出一阵阵不同节奏的声响,这是当地有名的“老铁匠”龚高学在干活,低沉的鼓风声、沉重的捶打声、高亢的敲击声,织就了一曲别致的音乐。

走进铁匠铺,只看到龚高学一个人在忙乎,这和他23年前刚刚入行时15个师兄弟的济济一堂形成了鲜明的反差。龚高学告诉“邵阳发布”,如今像他这样继续从事“老本行”的已寥寥无几。

1994年,刚满17岁的龚高学从外地打工回到武冈,没有一技之长的他,在外面做工太累,所以一心想回老家学门手艺,于是,他投奔到“武冈西直街陈恒茂铁号”,当起了学徒。

龚高学清楚地记得,当年学艺的地方是武冈最好的铁行,和他一起学习打铁的师兄弟就有15个,“师傅根本带不过来。”而如今,当年最好的铁行已不复存在,一起拜师学艺的师兄弟早已转做其他行业。

龚高学记得,当年的武冈城,一条街上就有10多家铁匠铺,但因为当地人用的工具多和铁器有关,所以铁匠铺生意很好,每个店铺一天能来四五十个顾客。不过如今,虽然龚高学已是有23年工龄的“老师傅”,但没能像自己的师傅当年那样徒弟盈门,这些年来他一共只带过两个徒弟。更遗憾的是,这两个徒弟在出师之后也转做了他业。

和合街的这家店铺,是龚高学1998年出师后即选中的铺面。最多的时候,这条街开有20多家铁匠铺,但随着工业化不锈钢制品的冲击,和合街很多铁匠铺渐次关张,如今只剩下5家。

龚高学告诉“邵阳发布”,他的产品主要是菜刀、屠刀、锄头、铁耙等生活和农作用具,菜刀等产品主要还是面向农村市场,城里人则大多用不锈钢的。

“现在种田的人越来越少了,很多人都出去打工,所以农具做得就更少了,唉···”龚高学叹了口气。

不过`,提到自己的手艺,龚高学满脸自豪地恢复了自信。他说,工业化的不锈钢产品其实无法和手工铁器相比。以毛利刀(即砍柴刀,邵阳话)为例,由铁匠手工打磨出的刀面平整,长时间使用都不会开裂,而工业化机制品就很难保证。更重要的是,手工打铁而成的产品,每个环节和细节都经过了工匠的琢磨和打造,这远非工业化产品能比。“铁匠是个技术活,我卖的是手艺。”龚高学说。

邵阳工匠|武冈铁匠龚高学:23年磨炼后的再坚持

铁匠铺铺内的钢花四溅

邵阳工匠|武冈铁匠龚高学:23年磨炼后的再坚持

裸露的手,离千度高温只有几寸之远

在这家铁匠铺,记者亲眼目睹了工匠打造一件铁器的复杂工艺过程——选料、加温、盯火候、锤打、淬火、磨口……每一道环节都不能少,每个步骤都要细致把握。

龚高学介绍,打制一件铁具,一般要经过六、七道工序。在这些工序中,不仅需要较高的体力,还要忍耐高温的煎熬,慢活出精品,也只有这样才能打出好东西。

以菜刀为例,现在很多超市卖的普通产品不经用,一旦钝化无法打磨,而稍微好些的名牌产品,动辄几百元,如果是德国进口的品牌,最贵的达到几千元一把。但就算是这样的产品,仍然比不上手工打造的菜刀。在铁匠那里,除了细致的打磨,更重要的就是手工配钢,真正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这样打出来的菜刀,比任何工业化产品都更具优势。

来看看龚高学打制一把砍柴刀的工序流程——选料、加热、盯火候、锤打、淬火、磨口⋯⋯,打制一件铁具,一般要经过六、七道工序。

邵阳工匠|武冈铁匠龚高学:23年磨炼后的再坚持

第一道工序:除去选料环节,加热便是第一道工序。

邵阳工匠|武冈铁匠龚高学:23年磨炼后的再坚持

第二道工序:盯火候。火苗被鼓风机吹得呼呼直窜,在这个环节,火太大铁会熔化;太小就不能烧透,打出来的铁具质量就难以保证。

邵阳工匠|武冈铁匠龚高学:23年磨炼后的再坚持邵阳工匠|武冈铁匠龚高学:23年磨炼后的再坚持

第三道工序:锤打。此环节通过机器大致锤打出铁具的轮廓。使用二手空气锤打铁,相比传统手工打铁效率提高不少。但在锤打环节,整个锤打过程并不能全部由机器完成,关键细节还要靠手工捶打。

邵阳工匠|武冈铁匠龚高学:23年磨炼后的再坚持

第四道工序:焊接。在此环节后要对铁具淬火,就是把已基本成形的铁具加热,然后放入冷水中。

邵阳工匠|武冈铁匠龚高学:23年磨炼后的再坚持

第五道工序:磨口。完成此道工序便基本完工。

邵阳工匠|武冈铁匠龚高学:23年磨炼后的再坚持

成品。图中这把刀,从一块铁到完成的一把刀整个过程只用了15分钟,在以往纯手工阶段至少要1个小时。

龚高学和“邵阳发布”算了一笔帐:1998年他刚出道时,一天大概能卖5把菜刀,每把8块钱,一天40元左右,当时的工薪阶层工资约为每天18元;现在每天他还是卖5把左右,每把30-50元,一天下来毛收入也就三四百元,相对于现在的工资水平,龚高学的收入下降了不少。

尽管工业时代的变迁给铁匠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但龚高学一直没有放弃,相反,具有创新意识的他,在前几年下大本钱买了一台二手空气锤,替代了他挥锤的右臂,这不仅能省力,还提高了捶打效率。不过,这并没有给龚高学带来太多欣喜,因为效率提高了,但需求降低还是不得不面临的难题。

俗话说:“人生有三苦,打铁、撑船、卖豆腐。”今年已40岁的龚高学似乎没有放弃吃苦的计划,他说,就算再苦,自己至少也要做到50岁。在他看来,能做自己的手艺也是一种快乐,这也总比在外面打工强,即使这些年行业进入低谷但能勉强维持也不错。

“现在年轻人很少有愿意干这个的,根本受不了。” 谈到自己的孩子会不会子承父业,龚高学的态度是“不强求”,毕竟这么多年来,自己亲身体验了打铁的不易。

“不管怎样,我再坚持坚持。”龚高学说。

——————————————

湖南邵阳市的官方微信公号“邵阳发布”,旨在及时发布有关邵阳工作和动态的各类权威信息,如果您是邵阳人或者关心、关注邵阳的朋友,敬请长按下列二维码并“识别二维码”后关注“邵阳发布”。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邵阳发布,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750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